创新之花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。5月14日,科技部、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近日联合发布《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》,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,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、全链条的金融服务。这份政策文件通过制度创新打通 “技术 - 金融 - 产业” 堵点,将重塑金融机构与从业者的价值坐标。
《政策举措》坚持问题导向、重点突破,聚焦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部署,着力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,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,重点围绕创业投资、货币信贷、资本市场、科技保险支持科技创新,加强财政政策引导,健全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以及完善科技金融生态等七个方面内容,凝练了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。
01
多工具联动,打通创新“输血”通道
新政统筹创业投资、信贷、资本市场等工具,构建覆盖科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。创业投资领域,国家将设立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”,培育未来产业;扩大险资、社保等长期资本参与试点,优化国有创投考核机制,鼓励“投早、投小、投硬科技”。资本市场层面,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,完善北交所制度,并创新推出债券市场“科技板”,拓宽融资渠道。
02
银行信贷“精神滴灌”,保险护航创新风险
针对科技型企业融资难,新政要求银行设立科技支行,试点10年期并购贷款,贷款比例提至80%;央行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扩容,定向支持中小企业。科技保险则推出全生命周期产品,试点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共保机制,为创新“兜底”。
03
央地协同,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
全国将推广“创新积分制”,为科技企业精准画像,联动再贷款、担保政策破解融资信息不对称。北京、上海、粤港澳大湾区等科创高地率先试点政策创新,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。同时,新政鼓励外资参与科技投资,支持跨境融资,推动科技金融开放合作。
04
强机制保障,让政策“落地有声”
七部门将建立统筹推进机制,定期评估政策实效,确保科技金融工具协同发力。通过财税激励、政府基金引导,更多社会资本将流向关键技术领域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。
“技术-金融-产业” 共振中把握历史机遇
《政策举措》的出台将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领域,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投早、投小、投长期、投硬科技,切实破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堵点难点问题,实现科技金融“破题”。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呈现显著分化:传统银行需完成从 “资金中介” 到 “价值发现者” 的跃迁,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则面临 “技术合规化” 与 “场景深耕” 的双重挑战。
泰壹数科供应链金融服务依托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,基于行业真实交易数据打造的全链路数字化金融解决方案。未来,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地方政府、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合作,打造“科技-产业-金融”闭环生态,助力医械行业实现从“融资难”到“资本赋能”的跨越式发展。